「交趾陶」舊稱「交趾燒」,是以低溫燒製而成的多彩釉軟陶,它的形成年代不明,但是可以確信的是最遲在道光年間引入本省南部。「交趾陶」的色彩鮮艷亮麗,常作為建築物身堵、水車堵、墀頭上的裝飾品。 交趾陶的製作難度很高,所以自道光迄今的一百五十多年間,真正名傳後世的匠師為數極少,其中以葉王的學術成就最受推崇。葉王生前的作品遍及嘉南地區,但大多數已經不存在,現在保存較多的兩處為台南縣佳里鎮的震興宮和學甲鎮的慈濟宮,一共有二百多件作品,內容包括浮雕博古靜物和立體人物動物。
台南佳里震興宮